野外测绘工作往事
来源:原创 作者:李云保 日期:2016-07-03 浏览:4884 次 [大 中 小 ]
从事过野外工作的老同志,都有值得回忆的往事。从这些凡人小事中反映出五十年来测绘职工热爱祖国,热爱测绘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测绘精神。
一、第一次选三角点
1958年年初,在桃花将开的时节,我们测绘四分队接受云南地质局任务:配合云南地质局第七地质队在宣威羊场煤田勘探进行测绘工作。由分队技术负责人李新生带领我和唐荣三人,先行羊场测区踏堪设计和三角选点。
宣威县(当时叫榕峰县)的马场(东山)、鸡场、羊场、鼠场、猪场(田坝)这一带,在宽10多公里、长30多公里、面积约3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烟煤储藏在向斜内,煤层出露在向斜的两翼,高差800多米。因当时国家控制网还未算出成果,故需在向斜中部选一条三等基线边,利用三角锁向西北符合到宣威城南的望城坡三等基线边上,以后再以羊场基线边向东北选一条三角锁符合宣威宝山三等基线边上,作为测区的三角基本控制网。因此,踏勘设计的范围达2000多平方公里,全靠步行。
当选好羊场基线,利用两次扩大到向斜的两翼。那天我和老李背着小平板仪等选点仪器、工具,从羊场出发爬了600多米的高差到了大坡上,确定第二次扩大边点位。我们在那些山头上东奔西跑、左跪右转,都难以按原民国时期的老图上设计的点位推进,最后只好改动原设计点位。待将大坡上、大坡头的三角点位确定,可以将三角锁往前推进时太阳快落山了。经一天的奔波已是饥肠辘辘、筋疲力尽,只好在晚风中匆匆地将中
午的冷饭咽下,然后急忙往老营上村与唐荣会合找住宿。从老五万地图上看,有一条从羊场到老营上村的小路,但此路要绕三公里多,而我们吃饭处去老营上村仅有一公里多,但无路。当时我提议:天色已晚,还是抄近道走吧?老李同意。于是,我两下山走了一段坡,夕阳下山黑夜很快来临。无路可走,又未带电筒,只好按脑中所记方位摸黑 往山下窜。此山是向斜的西翼,岩层出露坡较陡,不时有几米高的断岩横在坡道上,仅凭一点点星光,拉着灌木树枝一步一步往山下摸。幸好还是俩人有伴可以壮胆,不然孤身一人就心惊胆战了。
那天早上,唐荣师傅背着行李与我们一道从羊场出发,半道分手后,他先去老营村子找住地和准备晚餐。晚饭煮好,左顾右盼都不见我们的身影,天已黑了很久,怕我们出意外,他想请村中老乡一起上山去找我们,但山又宽又大,去哪儿找?他也不知具体位置,只好心急如焚地在老乡家中的火塘边热着饭等,祈祷我们安全的到达。等了几个小时,我们终于摸到住地,待我们吃了晚饭,已是半夜了。
这次选三角点,使我这个实习生第一次体验到了欲速则不达的哲理。
二、在生产队搭伙
1961年春,我们第一测量队在宣威县热水公社一带为配合第七地质队普查煤田的需要而测绘五千分一地形图。我们小组被分到最南端的黎山一带承担20多平方公里的任务,我带领董祥均等三人搬去黎山住在老乡家。
当时,由于天灾人祸,国家经济处于极度困难时期,物资匮乏,我们除了定量供应的42斤粮票外,每人每月仅有一公两菜油,肉食已半年没有供应了。我们小组三人每天早出晚归的工作10多个小时,晚上回家要自己煮饭、采购蔬菜,困难是相当大的。因为公社化后农村的自留地也很少,在高寒地区冬季也种不了蔬菜;社员养几只鸡也当资本主义尾巴给割掉了,其他的猪、牛、羊牲畜,只有生产队可养,也少得可怜。当时没有集市,离城又有几十公里,没法采购蔬菜等副食品。人民公社时,生产队是实行的食堂制,在生产队搭伙可以减少我们的麻烦和后顾之忧。
黎山生产队公共食堂承担全村200多人的吃饭大事,每天两餐。主食是包谷面拌磨细的包谷芯、或者拌舂细的蕨草根、或者拌切细的胡萝卜。副食是白水煮花脸豆、金豆、腰豆,有时也吃一些白水煮苦菜、萝卜、萝卜叶。我们早上吃一餐,再带上一饭盒中午吃,晚上收工回来再吃一餐,一直吃了两个多月直到测图结束搬走。像这样的伙食,我们干野外工作的同事今后不会再遇上了。
三、挖鸡枞
那是1966年4月底,“四清”运动结束精简科室人员,我从生产技术科的大队检查员调去第六测量队担任分队检员。在罗茨大美桥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有两个小组住在小新厂测图,我又搬到那里与小组的同志一起工作。5月份云南的雨季已开始,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雨时晴的滋润,山上已能生长出野生菌了。
六月底,分队接到大队的调令,要搬去元谋县姜驿测区。那时,两个小组的炊事房是在生产队晒场边的一间公房里。搬家的前一天晚上吃饭时,小组的同志已开始吃饭了。我拿着饭盒去得稍晚一点,一般吃饭前我都要将饭盒洗一次,我将洗饭盒的水往晒场边一泼,发现晒场面上不一般的裂缝,弯腰仔细一看。哇!原来是众多的鸡枞头将板结的晒场顶开而形成的裂缝。我一叫,小组的同志都围上来看,大家都很惊喜。已吃完饭的付祺富、凌忠信、陆仕倬等同志,找來锄头七手八脚小心翼翼地往下挖,挖到40多公分深,才一朵一朵地将这些鸡枞取出,共有几十朵装了一菜盒。大家七嘴八舌地说,鸡枞根下是什么东西?再往下挖挖看看!于是又往下再挖,挖到70多公分时出现了一个葫芦大的空洞,空洞中间有一个柚子大的蓝灰色蜂窝状组织,呵!原来是鸡枞窝菌种。这些菌种经过几场雨水浇灌,渗透到地下,在温度、湿度适合的条件下,菌种就成几何级数地迅速繁殖,便长出了鸡枞。第二天早上,炊事员将鸡枞洗净炒了一大盆,大家都美美地吃了一餐自己挖出的美味山珍,迎着朝阳,愉快的踏上了去元谋姜驿的新征程。
四、救火
为了配合十四地质队在牟定勘探615矿(兰石棉)需要,第六测量队于1974年初到了牟定县城暂住。一天半夜,县广播站的高音喇叭将大家从睡梦中惊醒,原来是县外贸仓库失火了,动员大家去救火。分队的同志很快穿好衣服,拿着脸盆,提着水桶向北门火场赶去。到了火场,已有县城机关、居民等数百人在那儿救火了。因当时没有专业的消防设备、消防队,只能用面盆抬水,水桶提水向火场泼去。有的爬上房顶将挖揭开,将一个一个传递上的水往明火泼去。经数百人一个多小时的扑救,火势被控制,明火被扑灭。在仓库内堆放的木板明火,虽然被扑灭,但还有暗火,随时都会死灰复燃 必须将房内燃了一些的木板撤出室外再用水浇灭,这时分队的李正坤冲在最前面,与其他救火人员一起,在滚滚浓烟中撤木板,一块一块往室外传递,我在弥漫的烟雾中用手电筒给他们照明。又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抢救,库房内的木板全部撤出。明火、暗火已被全扑灭,大家总算松口气。这时,看看救火的人们,汗水、污溃及满身的烟尘,真不可言状。而冲在最前面的人们,由于吸入大量的烟尘,在其后的半月内吐出的口痰,均为浓痰。值得庆幸的是没有使国家财产遭受更大的损失,我们也欣慰心中无悔。
五、第一次看电视
1974年8月份,分队搞完四等三角控制测量,分队人员集中在牟定县城等待控制成果。当时的野外文化生活匮乏,工作之余无精神食粮,看不上电影、戏剧、歌舞。八月中旬,大队部送来一台14寸黑白电视机,对于缺乏文化生活的野外人员真是雪中送炭,大家的高兴劲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因为在那个年代,我国的电视机还是非常稀少,
象牟定县城内,还未听说哪个单位有电视机。
那时的电视机,要收视必须要在室外架天线。我们住在县农机站的楼上,天线要高于房顶才能收到信号。正好分队建造三角觇标还剩有几棵松木,游绍章、凌忠信等人将两棵松木捆绑加长就有12〜13m,再将天线捆在最上面的松木顶上就可超过房顶了。然后分队10人一起动手,一些人在前面用绳子拉,后面用人顶,七手八脚地将天线杆竖了起来。在楼上的杨桂明进行调试,指挥楼下的人员转动天线,直到收到电视图象,下面的人再将松木固紧,只等晚上的电视节目了。
吃过晚饭,心急的职工,早早地就抬出凳子守候在电视机前。待新闻节目后,电视里播出故事片《闪闪的红星》。这在当时是一部优秀的电影,正当大家聚精会神看得入迷时,住在附近外单位的职工、家属知道楼上在放“小电影”,就一传十,十传百地从城里四面八方跑来观看。从仅能容纳40多人的房间,一下涌来了百多人,挤不进屋内看的,只好在楼道外听。此时,还陆续有人上楼来。此房是木结构的两层楼房,载人过多将会出现楼塌人伤亡之事,为安全起见,大队来的吴锡藻书记赶紧叫杨桂明关掉电视机,今晚不能再放了,大家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第二天晚上,只好将电视机抬在楼下小院中播放,以满足大家的文化精神生活的需要。
中甸测区
为挽回“文革”初、中期给地质找矿造成的损失,1969年下半年,云南地质局下属的各地质队、专业队逐步恢复正常的生产和工作。为地质找矿服务的测绘任务也增多,其中第七地质队提出急需对中甸县境内的雪鸡坪、浪都两矿区进行1:2000测量作为普查找矿所用。云南地质局把这一任务下达给测绘大队。1970年2月,大队将这一任务安排给第一测量队,要求两个测区的任务于1971年完成。一队当时的负责人沙磊成、张维山、徐广荣认真地进行研究认为,大队将这一艰苦的测区交给第一测量队,是队对第一测量分队职工的信任,第一测量队能继续发扬在滇东煤田进行大面积控制测量、水准测量、1:5000地形测量,保质保量年年提前完成任务的精神来完成这一艰巨任务的。并对在高寒山区开展测量的一系列具体问题周密地进行了研究,对职工进行了动员。
踏勘
阳春三月的春城昆明,风和日丽,樱花盛开。在分队行政负责人张维山的带领下,我同李永富一行三人组成的踏勘组,乘昆明至丽江班车经三天到达丽江九河(第七地质队基地)。踏勘组在该队简陋的油毛毡棚招待所住下,当晚及时向第七地质队领导汇报了来意,次日便正式洽谈,听完该队对中甸县境内雪鸡坪、浪都两测区的气候、工作、生活条件介绍,该队拟定上中甸县境内红山、浪都的时间安排后,三人回到招待所坐在火炉旁议论了起来。最后统一意见是,踏勘一定要到实地做方方面面的调查,取得第一手资料,以便全面安排,只听介绍回昆汇报不算完成任务。踏勘组向第七地质队领导汇报了统一的意见后,得到该队的支持。派出一名地质员随同前往测区,并提前安排两部车运送生产物资,把踏勘组送到中转站(格咱)。格咱在中甸县通往四川省乡城约34km、海拔约3400m的峡谷内。1950年解放大西南时,当地土司头人随内地叛匪在此地阻击我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我人民解放军在此作出过牺牲,时隔20年,构筑的明碉暗堡还四处可见。已到了3月下旬,此地气候还在零度以下,踏勘组在第七地质
队地质员的带领下,到了雪鸡坪测区边沿一看,全是一片冰天雪地,真是一派北国风光。到了预定地点,原第七地质队修建的工棚,因多年没有人住,倒的倒塌的塌,冰雪尚未解冻,饮水没有来源,藏民没有上山烧炭,取暖没有木炭。住地看完后,本想对测区范围作全面调查,一行四人在大雪覆盖的上层是l0m以上高的原始森林,中层是6 〜l0m高的灌木林,下层是3〜6m高的密密麻麻的雪山水竹中往前慢行,在正常的测区,—个钟头起码也要行走3 ~4km,可走了一个多钟头还没有走出600m远,此时,时针已指到下午4点多,4人便回格咱,到格咱已是晚8时。因早上外出时给炊事员说明回来得晚,还吃上一餐热呼呼的豆渣下大米饭。可能是在海拔3400〜3700m行走一天的劳累,三人睡下一觉就到天亮。起床开门一看,鹅毛大雪纷飞,气温一降再降,到下午4时,李永富同志将随身带的温度计取出一看,已到零下14度。张维山和我还怀疑问“不对吧?”“不对等一下我们看”李永富说。5时,三人乘第七地质队卡车回中甸县城。可能是驾驶员要在天黑前赶到县城,加之在荒无人烟的公路上行使,时速均在50km/h。开始两三千米还承受得了,后来慢慢承受不住了,三人紧紧贴在一起,6时到达中甸县城,此时全身已冻麻木,下车还是驾驶员及坐在驾驶室的地质员扶下车的。在中甸县城办完事后,我们返回丽江。根据地质队介绍该队拟定的出队时间、测区情况、
生活供给、取暖材料计划,三人商量,确定李永富同志回昆向分队和大队汇报,并建议 分队出测区时间往后延。
格咱整训,练兵待发
分队和大队听取踏勘组李永富同志汇报后,决定分队出测区时间往后推延10天。 时刻已到,40多人的队伍一举离开昆明,次日下午5时到达丽江九河,在踏勘人员的带领下,连夜驱车前往中甸格咱。翻越到海拔4100m的小中甸时下起了大雪。雪越下 越大,为确保行车安全,此时,中甸县汽车站站长代替驾驶,缓慢地在大雪中前进。第三天凌晨5时许,离中甸县城一千米处下坡时,因公路积雪太厚车子打滑,主车横于公路,拖斗滑入排水沟内,幸好没有造成翻车,要是翻车,乘坐在主车行李上的我、李应枢和程泽民同志不死也要重伤。中午,分队全部人员安全到达格咱。
已经进人4月,地质队还没有出队,分队就无法开展工作,因为主要的运输、生活必需物资等都得依赖地质队。生产任务已明确,队伍不能开展工作分队领导在焦急,职工也在急。红山是通往浪都最近道路的必经地,第七地质队有一工区在此打普查钻,得
在此地住一夜。分队经过研究,决定派员对红山进行考察,在李广生同志的带领下,鲜文德、刘树奎等一行前往红山。他们沿地质队职工和藏民马帮行走的小路前往,开始由于海拔低,积雪已化,顺利通行,爬至海拔3700m左右时,积雪挡路,眼前的红山还是一片冰雪,只好回头。队伍刚到格咱时没有什么反应,后来慢慢出现胸闷、头晕、头
疼、心悸,晚上处于半睡眠状态,或做恶梦等症状,这是高山反应。工作的两个测区海 拔都比格咱高几百米,特别是到浪都要翻越海拔4700m雪山垭口,做控制要到海拔 4900多米高处作业,不尽快适应高海拔反应难以完成任务。于是分队除每天组织职工学习1.5 〜2个小时政治、专业技术业务、规范、细则外,其余时间就组织职工打篮球,
组与组打,分队与第七地质队筑路队打,动员职工早起跑步,还动员职工学喝酥油茶,以保障身体所需热量的补充和吃不上蔬菜而缺乏的维生素C。半个多月的训练,高山反 应消除,学会了喝酥油茶,为投入工作奠定了良好的身体素质。
雪鸡坪告捷,局长深山送温暖
过了“五一”劳动节,海拔3400〜3700m冰雪开始溶化,整装待发的40多名职工 —声令下开赴雪鸡坪。各组按已分的图幅进行选点、选线,锋利的砍刀、斧头不停地向覆盖地面高层的原始森林、中层的灌木林、低层的雪山水竹砍去。一个星期下来,横尺、直尺导线布满整个测区。由于格咱技术规范学习深人扎实,工作脚踏实地,一步一
个脚印,测区数十条横尺、直尺导线观测成果全部在限差内,没有出现返工。工作难度最大的算是测图,6m多高密密麻麻的雪山水竹把整个测站四周视线遮挡,各作业组采 取的办法是砍出一条槽测一两个点,或是砍倒一棵树打出一条槽测一两点,雪鸡坪测区
的地形图就是这样测出来的。在进行测区工作总结时,各作业组都一致认为,雪鸡坪测 区是砍出来的,砍了两个月,灌木林、雪山水竹砍了就砍了,我们不心疼,心疼的是大 批已成材的雪山水杉被我们砍掉,林业站一时又无法拉回内地,确实太可惜。
时间也这么巧合,老天也做媒,完成全区测量工作任务的次日9时,李汉辰副局长驱车前来看望分队职工,在分队负责人沙磊成的陪同下,李局长到油毛毡棚一一和同志
们握手表示问候。之后,在两排油毛毡的空地中给全分队职工作了报告。这一报告给分队职工上浪都起到鼓舞和战胜困难的作用。他的到来也为难了炊事员唐云学、闵洪亮 了。一个老红军局长深人基层,到海拔3700m的雪山测区看望一个小分队职工,说明局长还在惦记我们,总得炒两个菜,到那里找呢,只有同甘共苦,吃饭时他饭盒里与职
工一样冬菜炒粉丝、卤腐,另外加了一盘油炸黄豆和一碗野韭菜汤。
翻越海拔4700m,绵绵细雨战浪都
浪都测区位于中甸县东北角。进人该测区通路有两条,一条是由红山步行一天可以到达,但要翻越海拔4700m的雪山垭口。一条是从东旺步行两天,但要过多次独木桥, 涉央拉勇河多次,没有安全保证率,途中要休息两夜,连牛棚都没有。分队决定,只能与第七地质队一起由红山启程,一天到达。为组织分队职工安全到达浪都测区,队派出了寇生云、王云、许远熙组成的工作组到雪鸡坪协助分队组织指挥。此时,开始进人雨季,雨下个不停。风雨无阻,在第七地质队大力支持与配合下,前有履带式拖拉机开路,后有前加力卡车载仪器、行李、职工穿过原始森林,在海拔4300m便道弯来弯去慢慢行使,才30多公里就行使了7小时,下午5时许到达红山。40多名职工在第七地质队只有油毛毡顶、四周无遮挡的工棚住下,次日6时起床,早餐后7时一路纵队按时出发。在海拨4500m的雪山上不是上坡就是下坎,或是穿灌木林、涉冰雪,速度越来 越慢,此时已是11点多,分队行政负责人沙磊成毅然决定休息午餐。随身携带水壶里的水已喝完了,在冰天雪地里那来水和柴火打酥油茶,只有发扬抗美援朝上甘岭精神,
一把青稞面一把雪地充饥后继续前行。途经第一个山峰时,有500多米个个提心吊胆, 因这一段路是第七地质队筑路队由雪山半山腰开劈出来的,积雪两米多厚。此时,万一出现雪崩就得被雪活埋,大家不约而同跑步前进。到下午2时许,雪山垭口在眼前,全分队职工不顾天寒地冻,仍以正常速度前进,3时许顺利通过海拔4700m雪山垭口,到 达浪都地质队所在地工区时,晚饭钟声已经敲响,屈指一算,个个身负仪器在海拔 4300 -4700m高原雪山爬行整整11个钟头,一个个困难被克服,4700m在全分队职工 脚下。
浪都测区在两个雪山之间,抬头看天一条缝,四面雪山白茫茫,低头看地雪水与泥浆。工作条件与雪鸡坪相比,除雪山水竹没有雪鸡坪密外,其余没有两样。生活条件更是艰苦得多,吃的是夹生饭、包谷面、青稞面,菜类80%是干菜咸菜,好的菜算是豆
腐与豆渣了,偶尔吃上一点白菜也是“柴油炒白菜”。不要小看这“柴油炒白菜”,它可是来之不易,从弥渡上车两天到格咱,再转乘拖拉机一天到红山,在马背上驮一天才 到浪都。因从格咱到红山是柴油与菜混装,难免粘着柴油,洗涤时油又洗不干净,所以
一吃白菜时就是一股柴油味,真是吃一次怕一次。脂肪肉类四个月的时间仅吃上2公斤 腊肉、2公斤酥油、1公斤菜油。生活条件艰苦、测区工作条件困难是一方面,最困难的是气候,从到测区之日到离开测区之时,四个月的时间,除丈量基线的那一天见过半天太阳外,其余时间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都是细雨绵绵、雪花纷飞,有时还是中雨。从控制、水准到地形测量天天冒着雨雪作业,短皮大衣在外当雨衣,回到工棚晚上用火烤干后搭在被子上御寒。工作中各作业组逢沟涉雪水,逢山穿过层层原始森林。在完成浪都测区控制测量中,不幸中的万幸算是王云同志了。他作为院工作组随分队作业组进行控制测量选点中,途经一条几百米深岩缝时,不绕道就得跳越这一条岩缝,头一个跳过去了,他第二个一跳,碎石将他身体一半滑倒于岩缝中,手中斧头落入岩缝,几秒钟后才听到响声,他奋力支撑住,在他人救助下脱险。分队职工中年长的算刘永年、沙磊成、柳吉明同志,在“文革”都曾受过伤,到测区后天天都跟随作业组出工。由于各种原因,不少同志关节炎、胃病复发,或重感冒发烧,或“文革”伤残疼痛,由于条件所限得不到医治,都是坚持带病工作。分队的所有工程技术人员白天搞外业,晚上在小煤油灯下搞内业,进入浪都测区4个月,没有休息过一天,为的是争取在大雪封山前完成任务。在第七地质队的支持下,经过全分队的艰苦奋斗,目标终于实现,胜利完成
任务返回雪鸡坪。
两年任务一年完,班师回昆传捷报
雪鸡坪、浪都1:2 000测量任务按计划两年完成,经分队认真研究,精心组织成最佳的劳动组合,潜在的劳动积极性得到发挥,在全分队职工的共同努力、第七地质队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不到一年时间胜利完成任务,成果成图质量符合规范设计要求,全分队职工在雪鸡坪测区油毛毡棚内欢度国庆后,一举安全班师到昆明。当时进驻队122 部队的军宣队,队领导庄建礼、寇生云等前往宿舍看望,与职工一一握手表示问候,此时职工们流下了热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