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云南省地矿测绘院!
党群工作/THE PARTY AND THE MASSES
党建工作
两学一做
工会之窗
青春风采
安全生产

当前位置:首页 > 党群工作> 两学一做

向着心中的灯塔一路前行
——百色之行感想
来源:原创 作者:中共云南省地矿测绘院信息中心支部 杨薇玉 日期:2018-10-20 浏览:3313 次 [ ]
      10月19日清晨,天气微凉,和院里其他支部的党员一起,我们一行约30人,登上了从昆明开往百色的D3816次列车,向着百色出发。

      关于百色,在这之前只记得几个标签化的词:百色起义、邓小平战斗过的地方、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哦,还有,那是一个离我们云南不算远的地方!而蕴藏在这些标签词后的关于那一方山水、那一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我并有去深入地了解过。这一次,刚好有了走进她的机会。

经过3个小时的车程,列车把我们带到了百色。吃过饭,安顿好住处,跟随着支部扯起的红色旗帜,我们到了此行的第一站——粤东会馆。粤东会馆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古建筑,具有南方古建筑的艺术传统和风格。走在馆内,既惊叹于前人建筑布局之巧妙、装饰之精美;也感叹于邓小平、张云逸、陈洪涛等老一辈革命家运筹惟幄的革命智慧。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同志成功发动百色起义,同时,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在百色成立。军部设司令部和政治部,司令部就设在粤东会馆,司令部所属的参谋处、副官处、军医处等就在这里办公。邓小平、张云逸的办公室和住室摆设十分俭朴,每人一张办公桌和一张床铺,坐着床铺办公。他们的床铺也是由松木板和长条凳搭建而成的,他们和其他指导员及普通战士穿一样的衣服,盖一样的铺盖,吃一样的饭菜,领一样的军饷,为全军树立了艰苦奋斗的良好风范。

      漫步在会馆里,置身于与那一段历史相同的空间,透过天井里洒下的淡淡的阳光,仿佛与过往的岁月有了丝丝缕缕的联系。历史,不再是通过书上文字里需要想像才能展现的画面,而是具化成了眼前的一张桌椅,一条板凳,一盏灯……透过它们,仿佛前人的音容笑貌都在眼前鲜活了起来。

      告别粤东会馆,我们走过古朴的解放街,来到江滨公园。澄碧河在这里汇入右江后再一路向东南滚滚而去。当年,百色起义前,邓小平正是从南宁沿着右江逆流而上,在这里上岸与韦拔群会合后,才有了后来的百色起义。江滨公园的中心,是一座白色的石雕,上面刻有16字的百色起义精神“百折不挠,实事求是,依靠群众,团结奋斗”。我们去时,阳光正好,江边广场上有老人带着小孩在玩耍,河边有人在缓步慢行,街道旁的商铺有人在轻声谈笑……当年风云涤荡的革命,换来现世的岁月静好!
       离开江滨公园,车子又把我们带到了百色起义烈士纪念碑前。百色起义纪念碑于1984年建成。纪念碑高23.9米,外形似一面迎风飘扬的红旗,又似一杆红缨枪直指天宇。正面镌刻的是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的:“百色起义的革命先烈永垂不朽”,背面是百色起义的纪事碑文,两侧分别是邓小平、张云逸率领的广西警备第四大队来到百色、韦拔群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两幅浮雕,碑顶凸起的“1929”字样标明了百色起义的时间是1929年。
      在纪念碑前,我们所有党员肃穆站立,重温了入党誓词,向纪念碑敬献了花圈。而后,一位党校的老师,给我们讲述了韦拔群和陈洪涛两位先烈的事迹。韦拔群是百色起义领导者之一,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广西右江革命根据地领导者之一。陈洪涛曾任右江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任政府裁判兼肃反委员会主任,参与领导创建右江革命根据地的斗争,领导巩固和建设右江革命根据地。1930年11月,红七军主力北上以后,韦拔群和陈红涛带领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3师独立师和革命群众以东兰为中心继续坚持革命斗争,并几次挫败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后在1932年10月和12月,因叛徒出卖,两人先后牺牲,连同他们的多位家人,都为革命献出了生命。
      第二天上午,我们来到了此行的最后一站——百色起义纪念馆。百色起义纪念馆位于广西自治区百色市东北郊迎龙山。由张云逸大将提议,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批准,成立于1961年,原名“右江革命文物馆”。1996年11月1日,经江泽民同志题写,正式改名为“百色起义纪念馆”。百色起义,又叫右江暴动,是1929年12月11日,由邓小平、贺昌、陈豪人(政治委员)、张云逸、韦拔群、李明瑞等同志在广西百色组织领导的武装起义。起义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这是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的影响和鼓舞下,中国共产党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一次光辉实践。
      在纪念馆讲习所,从党校老师绘声绘色的演讲中,我又知道了三个与我党有关的历史人物:一位革命前辈三次与党组织失去联系,然而他却不忘初心、矢志不移、历尽艰难又重新找到组织继续参与革命,最后同党一起迎来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走进了新中国;一位则在百色起义之后与红军主力北上井岗山,成了红军的重要领导人,却在1935年反围剿失败后丧失了革命的信念,中途离开红军队伍投靠了国民党政府,虽然他活到了上世纪90年代,却羞于与后人提及1935年以后的经历,正所谓“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却依然活着”;还有一位也是从百色起义出发,非常的英勇善战,立过很多战功,为人却过于自大。因与党中央意见分岐,在经历长征达到延安后的某一天,他也悄悄离开了队伍,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不知所踪。(这里请原谅我,我记住了他们的故事,但没能记住他们的名字。)
      跟随着馆内讲解员,我们参观了《百色风雷》《革命英杰》《邓小平在百色》《建设新百色》等展厅。这一天,恰逢周未,馆内还有来自百色市各个小学的红领巾志愿讲解员。通过他们稚嫩却有模有样的讲解,我们了解了邓小平的马鞭、两张"一位老共产党"捐款给希望小学的收据等故事。小朋友的讲解,得到了参观人员充满鼓励的掌声。
      参观完百色起义纪念馆,我们踏上了返程。身后,山还是那方山,水还是那方水,而这方山水上的人们却比90年前的人们幸福得多。曾经那里的人们,为了美好自由的生活,进行了残酷的革命斗争,甚至付出了宝贵的生命,才换来了现世安稳。今天,我们仍然在为更为美好的生活在努力,在奋斗,只是战场不同,方式不同。与前人相比,今天的我们实在太幸福了,至少,不用面对枪林弹雨,不用面对流血和生死考验。我们不应忘记前人所做的牺牲,爱国、爱党、敬业、敢为人先,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创造更为美好、更为自由的生活而努力。愿我们都能珍惜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不忘初心,向着心中的灯塔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