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云南省地矿测绘院!
技术成果/TECHN OLOGY
项目展示
优秀成果
科技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成果> 项目展示

风雨兼程谱新篇——玉龙、通海地理国情普查散记
来源:原创 作者:信息中心 邵艳 日期:2016-07-03 浏览:7473 次 [ ]
      由国务院统一部署开展的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自启动以来,云南省地矿测绘院积极响应云南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云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的号召,高度重视、全面部署、精心组织、扎实推进, 承担的五个地级市的七个县、区、市,普查面积达二万三千平方千米,其首件成果生产、过程质量监督抽查及各阶段工作得到了省普查办的认可,最终普查成果以100%的优良率通过了省普查办的检验和国普办的复查。
      信息中心是云南省地矿测绘院下属的二级部门,在此次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中承担了玉溪市通海县及丽江市玉龙县的普查任务,普查面积为7132.54平方千米。两县的地理国情普查,从20147月如火如荼地开始进行,到20158月完成。中心从始至终贯彻地理国情普查“百日攻坚战”和“普查标准时点核准百日大会战”的精神,认真谋划,精心布署,严格管理,攻坚克难,奋战百天,优质高效完成地理国情普查任务。
       信息中心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在院党政工团的领导下,成立通海县及玉龙县普查项目部,负责本区域的技术设计书及作业指南编写,负责执行生产技术部制定的技术规范及项目计划。负责定期向生产计划组报告生产进度及技术执行情况。负责项目的人力资源、设备、资金的分配及使用。负责与业主的配合及协调。负责解决项目执行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我中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保证了两县国情普查工作的圆满顺得完成:
1、生产组织方面:从生产组织、人员培训、技术能力、工作进度、成果质量等关键环节和各时间节点的精细管控与与国家、省普查办保持一致,在互联网上报工作进度;生产中辅以数据加密软件,确保了涉密信息数据的安全;积极与云南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战区负责制、包保责任制的单位沟通学习等有力措施,保证了生产组织的顺利进行。
2、技术管理方面:普查工作开展前,积极参与国家、省普查办组织的全面的技术培训,覆盖到参与作业的每一名技术员,并且通过考试才能作业。积极参与院首件成果的试生产,总结经验,形成成熟、严密的内、外业作业方法,编制完整技术规程;通过全院互联网上建立的技术交流平台,普查区域不同的作业人员能及时反映问题并得到解答以及快捷的参考技术信息,有效提高了技术问题的处理效率。
3、质量控制方面:对技术设计、首件成果、内业解译、外业调查、样本采集、编辑整理、时点核准、检查整改等各工序严格控制,保证每步成果的质量。国家、省普查办及包保单位对作业单位、作业区域全覆盖的过程质量监督抽查,及时发现生产中的质量问题,指导帮助作业单位及时整改,消除质量隐患。在作业单位对普查成果严格执行两级检查的基础上,统一由测绘产品检测站抽样检,最后还有国普办质检站进行复核。层层检查、严格把关,确保了普查成果质量80%的优良率。
4、外业调查的技术创新和节能环保意识:采用带有GPS功能的电子平板进行外业调查,并用记录调查路线轨迹,地面照片样本采集时记录定位点及其相关参数,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了外业调查成果的真实、准确。同时电子平析的使用,减少了纸质工作底图的打印,便于原始外调数据的保存,节能又环保。
5、信息中心坚持文明、优质、诚信的服务理念,通海县及玉龙县的各级、各部门高度协作及配合,相关部门都做到“需之即来,来之能战”的要求,积极配合普查工作,在工作中没有出现推诿扯皮的事,充分保证普查工作顺利完成。我们的国情普查工作者的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雄厚的技术能力及多年在本县开展业务的优势得到了两县的认可和高度评价。
6、信息中心高度重视安全和保密方面的工作,中心在日常管理方面,院与分院、分院与相关责任人均签订安全和保密协议。在项目生产过程中,积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理念。把安全生产贯穿整个生产过程中,做到人员、设备、资料安全。
      普查项目作业组分散、外业核查时山区地势陡峭,交通不便,于安全考虑,每个外业组均配置一名当地向导,对实在无法到达区域不强行进入;出行注意观察路况,注意周边的地形地貌,防止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确保车辆出行安全。
为确保数据成果安全不泄密,所有资料均在四维益友加密软件创建的虚拟磁盘中进行操作,严谨涉密电脑上网;对于内外业资料确保不遗失,数据不与陌生人传阅等。
7、信息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积极进取、奋勇争先、团结协作、和谐共进的团队精神贯穿整个国情普查工作,职工积极性充分发挥,团队凝聚力强、影响力大、职工信赖、公众认可。信息中心积极认真贯彻落实普查劳动竞赛要求,强化组织,团结协作,作风过硬,圆满完成各项参赛任务,是具有时代性、先进性和示范性的团队。
      信息中心承担的两县,地理环境不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不同,交通及民族情况各不相同。玉龙县山高谷深,沟壑纵横,高差极为悬殊,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交通条件较差,采集阶段下发的正射影像图中2011年拍摄的占80%以上,黑白影像约占全县总面积的30%,影像多幅拉伸变形,少量图幅积雪、云遮盖,对内业判读及外业调查影响较大。外业进场时,正逢雨季,而地理国情普查时间紧,任务重,容不得再往后延长时间,为了保证普查资料的准确性,把变化的新增地物调绘清楚,只要雨一停,我们的小伙子们就赶快上路调查,但上山时崎岖不平的土路居多,有了雨水的润滑,使得汽车更容易打滑,深陷泥坑,同志们经常下车推车,实在推不动了,还要向当地居民求助,再继续开车进行调绘。晚上回到旅店,天已变黑,廊灯昏黄,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还要把白天调绘的地表、地理国情要素、照片及轨迹进行整理,有时到深夜,第二天一大早又精神抖擞地新一天的外调。
      玉龙县城区部分影像是201412底才下发的,离上交数据时间很紧,为了保证普查任务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信息中心把内业上班时间又进行了调整,原来从早上8点半至晚上9点为上班时间,现把晚上加班时间调整到11点,但大家都没有怨言,老一批的作业人员以身体作则,带病坚持加班,家里的孩子都管不了。加班期间,随时可听到女儿或儿子打电话来找妈妈,但妈妈们都轻言细语地安慰,说马上就回来了,从电话里传来的一声声地哭声,不仅揪着妈妈的心,也揪着负责人的心,但是为了保证外业人员能及时拿到合格的工作底图,按时完成国情普查项目,心里满怀一份对家人的愧疚,但更多是家里的一份理解、一份支持的感动。年轻的作业人员谦虚谨慎,在老一辈的质检查员耐心讲解指导下,逐渐成长起来,自动地加班加点,图件趋于优良。
      通海县地少人多,经济发达,道路四通八达,地貌特征变化大,通海五金产业园区、纳古镇工业园区、玉蒙铁路周边等变化较大,但采集阶段下发的正射影像图中2014年拍摄的仅占8%,而且还在山区;92%的影像是2011年、2012年的,现势性不好,这给外业调查带来了一定难度。在标准核准时点核准阶段,通海县属于时点核准一类区,人类活动频繁变化较大,普查任务难度加大。但我们信息中心的内业人员充分分析资料,利用网络影像资料,把工作底图尽量更新。因通海县交通发达,能车到的地方人就到,车到不了地地方,人就用脚一步一步地走到。最令人无语是前几天才调绘过的地方,过几天路过时,竟然又推出了一条新路,又变成了……,要返工重新调查,但小伙子们就只是轻叹一口气,就又拿着平板,对着变动的地方重新开工。只要看看这几个数据,就可以知道我们中心的普查小伙们是不是把整个通海县跑到了。光是过程检查的比例为全县面积的45.18%,最终检查的比例为全县面积的37.68%,检查总计全县面积的82.86%,就更别提调查面积了,确保了普查成果的质量。
      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项目新、任务重、质量要求高、系统性强、涉及面广、时间紧,信息中心在技术生产、组织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积极按照云南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云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院里的统一领导指挥,圆满完成了通海县、玉龙县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项目。相较之下,外业普查的同志们更加辛苦,要克服与当地居民(少数民族)的语言、生活习惯的不同,不畏艰难,跋山涉水、披荆斩棘、顶风冒雨、尝尽严寒酷暑……。在这近1年的日子里,信息中心这个团体中已记不清曾经发生过多少值得记忆的事,令人感动的事及惺惺相惜的友谊。静下来仔细想想,在那段忙碌的日子里的加班、努力、付出、辛苦,换来的是优异的成果,中心战斗力、团队凝聚力及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这让我们深深地觉得过去的那段艰难岁月是值得的。一步步地走来,让我们测绘人有了一种成长,一种大气,更多的是一份自信、一份底气和一份豪迈。

上一篇: 宁蒗农经权工作简报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