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云南省地矿测绘院!
企业文化/ORPORATE CULTURE
测绘院精神
部门风采
艺术长廊
测区散记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文化> 测区散记

援坦桑尼亚铁矿勘探测绘工作情况的回顾
来源:原创 作者:唐光杰 日期:2016-07-03 浏览:3929 次 [ ]
    1973年底,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访问中国时,向周恩来总理提出,希望中国能帮助坦桑尼亚探明一个铁矿的地下资源情况。周总理向毛泽东主席汇报,协商同意派一个专家组赴坦桑尼亚工作。经地质部、对外经济联络部、外交部的筹备,于1974年11月派出了第一批中国援坦桑尼亚铁矿组,由李登太任组长,巫焕文为技术负责,由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经代处主管。
    专家组由地质、测绘、化验、钻探、坑探、物探、水文、后勤等各种工程技术人员组成。接上级指示,我队选派了三名测量工程技术人员,负责该项目中的测绘技术工作。经各级审核决定,分两批前往。首批派出唐光杰、孙炳金于1975年3月21日乘巴基斯坦航空公司飞机从北京经卡拉奇、亚丁、内罗毕到达达累斯萨拉姆。入坦后,立即投入了建房、修路,收集已有测绘资料,调查国情习俗,踏勘矿区,制定设计方案,选埋了平面和高程控制网。同时将所需的设备和资料情况告知国内,由第二批到达的刘武 亨同志负责筹办。在部外事组的支持下,刘武亨同志奔波于北京、天津、上海、西安、 广州,将测绘所需的设备器材及资料准备齐备,并由我队魏一帆同志作了资料翻译,又与中国科学院联系作了设备鉴定。于1975年7月将设备运往广州上船,刘武亨乘我国 远洋客轮耀华号经新加坡横穿印度洋,历时13天抵达达累斯萨拉姆。
    设备和人员到齐后,成立了测量专家组,刘武亨同志任组长,主管行政及外交事务工作,唐光杰负责技术上的把关,邓国良同志主管地质工程的布设与测定,孙炳金与雷庆金身体最结实,实测中披荆斩棘承担了最困难的任务。1977年邓国良同志回国,由陈庆华同志接替其工作。测量组一直很团结,配合很好。工人是坦桑尼亚人,在工作中边学习边工作,在四年多的工作中增进了友谊和了解,他们学会了一些测量知识和技术我们也学会了他们的语言,了解了他们的国情。
    依太威矿区,位于东非坦桑尼亚的姆贝亚省求尼亚县,东经38°,南纬8°。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测量上的某些参数都必须重推算,不能搬用我国的;又由于国情不同, 也不能死守我国的常规,我国的规范图式都是内部发行,不能带出海关,也不可完全套用。开工前,我们拜访了别的专家组,广泛搜集和分析了资料,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设计方案,建立了矿区平面和高程控制网,测绘了矿区1:2 000地形图和1:5 000外围图。 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大量的地质工程测量,建立了各种勘探线,开展了坑道测量。最后通过平硐贯通,地下坐标检验,证明测绘质量良好,满足了地质勘探需要。坦桑尼亚总理卡瓦瓦几次到矿区视察,对中国专家组的工作都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和肯定。他还说,中国兄弟是割下身上的肉来援助我们,坦桑尼亚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的。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不管是老人还是儿童,只要看到中国专家的出现,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 投以敬佩的目光或报以热烈的掌声,这些决不是偶然的,也不是用行政手段所能做到的。我们的人民有自己的头脑,是发自内心的感情,这是你们精神的感召,你们的工作,深人到了我国人民的心中。
    1976年6月,坦桑尼亚在x x地筹建一座兵工厂,刘武亨、唐光杰、孙炳金应请 组织实施建厂测量工作。在荆棘丛中,在茂密的高粱地里,冒着赤道的酷暑,布设了基本控制网,施测了 1:2 000设计图及建厂所需的全部测绘资料。测绘工作快结束时,坦桑尼亚国防部长及随行人员亲临现场,步行到测站看了我们测的图,非常满意。测站设在一个小土山上,不通公路。国防部长叫驾驶员把小车从高粱地里缓缓开到测站边,硬拉我们三位中国测量员坐上他小车的最佳位置,他自己却挤在一个小角落上陪同,其他官员都步行随后。我们不忍,要求下车,并说我们习惯走山路,到公路再上车吧。部长不让下车,说你们太辛苦了,不坐我的车,我心里难受。为了我们的建设,你们吃苦耐劳,工作一丝不苟。你们工作最好,要求最少,享受最低,实在令人钦佩。只有中国专家才具有这种风格,你们是真正的朋友。
    当时,援助坦桑尼亚除中国外,还有美国、苏联、日本、瑞士及许多国家的项目。 比较起来,我们条件最苦,待遇最低。每人每月只有生活补贴168先令(折合人民币 40元)。改善生活,只有依靠勤劳的双手。除自己动手修建了简易住房外,还垦荒种菜。无论职务高低,每个人都经管了一块菜地。下班后,几乎都在菜地里忙碌,不到半年,已是瓜果满园,四季飘香。后来又发展了喂鸡养猪。食堂里酒肉丰盛,还经常把新鲜蔬菜和肉、蛋送给别的专家组及朋友。为了抵御赤道的炎热和干燥气流,房前绿化, 各自种了芭蕉和果树,后来尉然成林,风景宜人。一面探矿,一面生产自给,减轻了人民负担,保障了生活供给,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外国新闻单位还到此拍摄了记录片。
    当时,涉外的中国人,都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外事纪律,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拒腐蚀一尘不染,办外交不卑不亢,待朋友情同手足,树立了良好的中国人形象。尽管工作艰苦,待遇很低,随我们的坦方朋友都不愿离开我们。他们认为跟中国人在一起最荣幸。在坦桑尼亚的一切关卡,唯独不检查中国人,他们相信中国人不会违章;中国人与别国人发生争执和冲突时,坦方总是先维护中国一方。有一次,我们车子在路上出了故障,几乎每辆路过的汽车都主动停下来,要求免费替我们去办事。这些也能反映出当时中国的国际威望和涉外人员的素质,也反映出中国在非州的影响和地位。
    1976年,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毛泽东主席相继逝世,噩耗传来,坦桑尼亚大地上一遍悲哀。坦桑尼亚与中国一样降国旗,电台停播音乐,报纸杂志出了专刊。同时唐山地震、黄河水灾,天灾人祸接踵而至;四人帮妄图夺权,邓小平同志主持国务院工作刚有起色又被赶下了台,政治风云突变给援外人员心里都压上了一块石头。虽然在国外不搞运动,不抓辫子,不搞批斗,但人人都忧心如焚,担心着国家的前途。援外项目怎么搞?如何结局?议论纷纭。这时,坦赞铁路移交,随中国政府代表团来坦的外经部方毅部长,在给援外人员讲话时,婉转地回忆了新中国创建以来,跟随总理开辟外交事业的艰辛,恢复联合国席位的不易,要求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一定要遵循周总理生前指示,援外工作要善始善终。之后,代表地矿部到矿区检查慰问的李凤竹同志又邀请王春大使到铁矿组作形势报告。王春大使很谦虚,平易近人,他说中央没有文件,讲话只代表个人,与大家一起来讨论。我参加革命早一点,了解情况多一点,先作一个中心发言。王大使以丰富的资料讲了国际形势,讲了援外工作与外交的关系,也实事求是地讲了大家关心的文化大革命中的动乱。他说是非曲直终有澄清之时,好人会有好报的。 我们在国外不搞运动,要脚踏实地搞好工作。大家包袱放下了,工程有序地进行着,经受了历史转折关头的严峻考验。四人帮粉碎以后,开展了真理标准的讨论,党的优良作风重新恢复,群情激奋。铁矿组开展了 “工业学大庆”活动,测量组推选孙炳金同志为工业学大庆先进个人,受到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经代处表彰。
    1978年元旦,援外工程胜利在望,大家情绪高昂,举行庆祝活动,唐光杰写了一首诗在墙报上,反映了当时的心情,大家颇有共鸣,现录于下:
                                         继往开来又一年,拨乱反正奏凯旋。
                                         汗洒赤道不知苦,眼望祖国心正甜。
                                         愿将友谊四海播,志在反霸五洲连。
                                         待到秋来稻棉熟,云海高歌返故园。
                                       (注:故园即从前居住的地方——祖国。)
    经过四年多的艰苦奋斗,冒着赤道的炎热,远别亲人,在异国他乡披荆斩棘终于完 成了依太威铁矿外业勘探任务。于1978年国庆前夕,全部人员回到了祖国。设备器材都清点有序地从海上安全运回。上交资料经过整理,在我云南地质局测绘队清绘、制版、印刷、装裱成册,提交了坦桑尼亚使用。经共同努力,完成了周总理生前指示—— 善始善终。

上一篇: 巧家东坪测区简况
下一篇: 勇闯省外市场